摘 要:在有效地實施製藥工業水汙染排放標準之後,廣大製藥工業廢水排放的標準將會變得更加嚴格。因此,專業人士不斷地研發新的技術,以處理製藥過程中排放的廢水,從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首先對當前製藥廢水處理工藝技術進行全麵的概括,並在研究廢水處理的現狀之後,具體分析各類製藥廢水深度處理的工藝,並通過總結各項技術的工藝特點,完善當前製藥廢水的深度處理工藝,希望能夠為今後製藥廢水處理技術的發展提供更多參考。
關鍵詞:製藥廢水;深度處理;處理工藝;技術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項需求和社會發展的需求也將會被更好地滿足。對於廣大藥品製造行業來說,在生產藥品的過程中會產生過多的高濃度的製藥廢水,如果不能夠很好地處理這些廢水,就會讓這些廢水中的有害物質不斷地擴散。因此,在排放這些廢水之前一定要對這些廢水進行深度處理,這樣才能夠降低這些廢水產生的危害。但是,目前各項製藥廢水深度處理工藝還是存在著諸多問題,從而使得在處理的過程中沒有好的處理效果。本文主要就製藥廢水深度處理工藝進行全麵的分析。
1、製藥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現狀
在實際生產的過程中,可以針對製藥廢水的特征來采用廢水厭氧處理技術進行厭氧處理和好氧處理,最終才能夠更好地完成廢水深度處理。隻有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有效地進行廢水抑製處理,才能夠將處理的濃度減弱到生化抑製的濃度之下,從而更好地增強廢水的生化性。在完成生化處理之後,還要進行深度處理,並讓廢水能夠更好地符合排放的標準。如果想要更好地解決企業在製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問題,需要結合工程設計的實際要求來製定相應的方案,並有效地進行運行[1],在有效地分析廢水特征之後再找出合適廢水處理方法。
2、原廢水處理工藝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製藥廢水深度處理工藝早就出現並取得了發展。目前,這一類高濃度製藥廢水的處理技術也在不斷發展。雖然現階段的處理工藝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從實際處理的過程來看,有關處理的效果都有所提升。對於目前廣大製藥企業來說,多數高濃度製藥廢水處理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如下的問題:第一,我國造就出台了新的汙染物排放的標準,為的就是更好地保護環境。但是,我國大部分製藥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沒有能夠遵照規定進行,在處理廢水的過程中總出現汙染物超標的現象。第二,廣大製藥企業會通過運用重複處理來使得汙染水能夠達到排放要求。但是,高濃度製藥廢水內的化學物質含量非常複雜,不同物質內部的含量也較多。如果隻是運用原有的技術來進行處理,往往不能夠有更好的處理效果。正是因為在處理的過程中存在以上兩個問題。所以隻有改造高濃度製藥廢水深度處理工藝才能夠更好地保護社會環境。
3、目前製藥廢水深度處理的主要技術
3.1 混凝沉澱技術
目前,混凝沉澱技術為國內處理廢水過程中最常用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能夠深度處理製藥廢水。主要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部分組成:第一,可以將化學藥劑都放在水中分散一下,這樣就可以將汙水中的細微部分轉化成不穩定的分離狀態,整體汙水可以以團狀和絮狀的方式存在。第二,當汙水中的物質形成絮狀之後,混凝技術能夠繼續發揮重力的作用使得汙染物得以下降,最終也就能夠有效地分離固體和液體。
混凝沉澱工藝在我國出現的較早,所以相關的設備較為完整,且操作的過程也較為簡單。例如,在處理廢水的過程中,可以將120mg/L 的混凝劑投入內部。此時的pH 值為8,時間為25s,總體可以達到89% 的去汙率。總體而言,去汙效率較高。但是這項工藝並沒有很好地溶解毒性的作用,也很難清除微生物內部的病原體。
3.2 膜分離技術
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就已經出現了膜分離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還會表現出精致和濃縮的特質,整個操作的過程也較為簡單。不僅整體操作的過程變得更加節能高效,而且運作的過程中也能夠更好地被控製。在處理廢水的過程中,主要可以運用反滲透和微濾技術來去除沉澱物質內部的細菌雜質,並有效地減弱內部的礦化度[2]。也可以通過運用反滲透技術將脫鹽率控製在90%,並將水的回收率控製在70%。
一般而言,膜生物反應器能夠將傳統的汙水處理技術和最新的汙水工藝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有效地淨化汙水。某製藥廠在處理汙水的過程中,發現DO 的濃度質量為8,出水的COD 的去除率為93%,出水的BOD 去除率為94%。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卻發現技術投資過大,使得有關處理技術不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
3.3 生物處理技術
目前所使用的製藥廢水處理技術也不能與新的排放標準相匹配。但是生物處理技術仍然是最常用的處理技術。目前,生物處理技術不僅處理成本更小,而且也會有更加穩定的效果。好氧的生物處理技術能夠中和廢水中不良物質。所以,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將預處理技術和好氧深度處理技術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在實際進行深度廢水處理的過程中,應該將預處理技術和氧生化處理技術有效地結合在一起。
4、實際蘑菇视频免费APP分析
4.1 公司介紹
某製藥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中成藥的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主要為中成藥製劑、保健產品和化學藥品製劑產生的廢水。廢水內部的汙染物主要是由CODCr、BOD5、懸浮物和其他物質組成。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先處理相關的汙水,才能夠更好地滿足環境建設的要求。
4.2 水質分析
結合項目實際運行的情況,可以將廢水的處理規模設定為1 000m3/d。主要的運行規模可以保持在50m3/h,每天運行20h。其水質標準如下:CODCr 被控製在2 000mg/L,氨氮被控製在30mg/L,pH 值則被控製在6——9。在處理之後,要將水質控製在如下的標準內部:將CODCr 控製在小於60mg,BOD5控製在小於15mg/L,氨氮控製在8mg/L。
4.3 處理工藝路線
在進行廢水處理的過程中,由於製藥廠排放的廢水的濃度較高,尤其不容易生化,廢水中也含有大量的懸浮物質和顆粒,不能夠有效地去除內部的汙染物。因此,在實際處理的過程中,可以先分析廢水的特點,之後再結合廢水處理的要求來采用“氣浮法+ 水解酸化和其他方法結合起來進行處理。隻有將這些工藝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夠使得水質達標。
4.4 處理效果
自從製藥廢水深度處理工藝設備運行以來,企業也在不斷地對汙水處理站進行定期保養。整個係統內部的各類設備都沒有在運行的過程中出現故障。接觸氧化池的運行狀況良好,所以也會有好的運行效果。在處理的過程中,在采用接觸氧化池的操作之後直接采用混凝沉澱池來處理,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達標。
在進行處理的過程中,需要避免產生更多的汙染物和異味,總體來說,操作的過程相對較為簡單。
5、結束語
首先分析原廢水處理工藝中存在的問題,並在之後介紹了幾種常用的製藥廢水深度處理的主要技術,並在之後結合實際蘑菇视频免费APP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製藥廢水處理技術的發展提供參考。
來源:化工設計通訊 作者: 郭少卿 周英壯